從理想到現實:一無業游民的成長心路

圖片[1]-從理想到現實:一無業游民的成長心路

一個人快樂太多,老天爺就會過來弄它,樂極生悲。失去進取心,凡是得過且過。年輕時我不是這樣。年輕時,我總熱氣騰騰,想出來做點事兒。 現在我除了日夜循環日復一日的做事,希望有天能實現財富自由或者精神自由,其他的別無想法。我是越來越幼稚,還是越來越現實?遠方的云啊,為什么一會兒紅一會兒白? 如果我能踏踏實實讀完大學。我就會和很多人一樣,選擇一份工作,夜以繼日的工作,周旋于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故事中,下班了就是翻翻古龍的小說或出去喝點兒啤酒。妻子在熬粥,孩子滿院子跑。如此生活30年,直到垂垂老矣,大廈奔塌。 鬼使神差,我卻走了一條自己完全沒想過的路,成了一無業游民。每天出來做夢找到一條自己的路,除了日夜不停的做自己的事,還能做什么?我在騎驢找馬,也在走馬觀花,更是是退而求其次的生活,因為我到底是誰現在還沒有認識清楚。 我這人太傻太單純。我天生喜歡按部就班的做事兒。想象力不足,而且對于太復雜的招數又琢磨不透。我迷戀一招鮮吃遍天或深挖一口井的寓言,這類的“故事”讀多了,欲罷不能,中毒太深。 當我將自己定位為傻B、二缺時,我認命了。此生循環日復一日,騎驢找馬,假以時日,找到自己的路只是早晚的事兒。人沒經歷過多少事兒,總喜歡高估自己。有天經歷的事多了,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兒,就會習慣性求真務實。 人活著必須做自己擅長的事兒,我最擅長的事兒就是日復一日的做自己,做夢找到屬于自己的小路,類似的“寓言”是可笑的、幼稚的,卻是支撐我緊握刀鋒死磕到底的動力源。 我買過很多官場小說,真正翻來覆去讀的,也就是閻真老師的大作《滄浪之水》。讀了閻老師的《滄浪之水》后,醍醐灌頂,忍不住買了他所有的書,很失望。《滄浪之水》就是其巔峰之作。此后,他不會寫出更牛X的書。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賈平凹。比如陳忠實老師,寫了《白鹿原》后,此后,再無大作。類似韓寒、郭敬明、劉亮程,等等,N多作家,此生就是靠一本書翻身。翻身后,沒啥動靜了。 類似90年代的歌星,一輩子一首歌,一首歌一輩子。火鳳巔峰之作《大花轎》,其子顛覆之作《卷珠簾》,此后,再無牛X作品。大衣哥,除了《滾滾長江東逝水》,亦無牛X作品橫空出世。 是不是他們不努力了?不是,是他們吃飽飯了,沒有饑餓感,自然懶得動。人一懶,抱歉,30歲前的高度,就是一輩子的高度。 類似明月兄,無論他怎么死磕,怎么自殘,也寫不出能超越《明朝那些事兒》的大作。這是命,這是氣數,這是一種大概率事件。所有牛人的作品,都是在30歲之前搞定的,晚點兒的40歲前搞定。至于50歲后,又弄出啥動靜的,小概率中的小概率…… 改變命運是從尊重常識開始的,尊重常識是從尊敬自己身邊的牛人開始的。一些人之所以牛,是遇到了比自己還牛的人,知道了牛是怎么回事兒。從此人生有了方向,便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一生…… 有人讀了《道德經》,急流勇退享福去了。有人讀了就是讀了,該被砍頭還是被砍頭。這就是命…… 讀書只能改變一小撮人的命運,至于更多的兄臺,是隱藏其骨頭里的底層密碼注定他就是一屌絲……
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1445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