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最頂級的強者心態,是“不入局”

圖片[1]-逆流而上,破局而出:不被環境左右的頂級心態

《管子》中說:君子使物,不為物使。

意思是聰明人懂得利用萬物,但不會被萬物所左右。

聽起來很不錯,不過,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;

就像人活在世上,就已經是“局中人”,而非局外人一樣;

你總要遵守公序良俗,總要做到克己復禮,總要受他人和環境的影響。可以說,這個社會,高手都在做局,而普通人往往只能入局;

想要逆流而上且破局,的確需要有兩把刷子。

一個殘酷而容易被人忽視的現實是,很多人都是按照“慣性”隨波逐流的,遇事很少真的用自己的頭腦和理性去分析判斷;

這也導致,自食其果,或者后悔莫及,是一種常態。

然而,當下的環境,是人們越來越清醒通透了,也越來越懂得愛自己了;

所以,一個人最頂級的強者心態,就是:不入局。

圖片[2]-逆流而上,破局而出:不被環境左右的頂級心態

01

尊重你自己的感受,避免被他人的情緒所牽絆

莫言曾說:

“人性的丑陋就是,在無權、無勢、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,在有權、有勢、缺德的人身上找優點。”

我始終覺得,一個人處于上升期的一大標志,就是他和周圍絕大多數人都聊不到一起,無論交流觀念還是思維認知,總是南轅北轍,總是覺得心理不舒服。

也許你會說,他和多數人不一樣,難道不是他自己的問題嗎?

其實如果他周圍的人,水平高,有自己的事情做,積極正直,懂尊重有分寸,那么他又怎么會感覺到不舒服呢?

現實是,不少優秀卻沒有背景的人,面臨的低級掠奪手段,就是被人中傷、肆意評價、貶低、打壓、排擠,高級點的是控制利用和PUA。

而本性善良,又沒經歷很多人性丑惡的人,就會出現“認知失調”,即感覺別人對自己有隱隱的惡意,但那些人嘴上說的又好像確實對,自己的確需要從自身找不足。

在這種矛盾不適的情緒沖突下,缺乏閱歷的人,很容易迷迷糊糊地就被帶入“局”中,順從惡人的安排,被消耗,被榨干,淪為犧牲品。

所以,為了避免成為“炮灰”,我們第一步要做的,就是不去理會這些聲音,不被這些人操控和傷害。

一個判斷方法就是:

對方給你出了一個主意,對你做了一些評價,主動向你傳遞了一個消息,是讓你覺得不太對勁兒、別扭、受挫、心慌,還是覺得開闊,安穩,溫暖;

如果是真為你好的人,就算給你說的是一些“負面現實”,他也不會輕易讓你感到難受和焦慮。

善良如你,一定要警惕你周圍那些意圖對你落井下石的人;

人家做局,向你挑釁,等你入坑,你不入局轉身離開就是了。

02

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,學會跳出思維的局限看問題

一個有趣的現象是,很多人沒有一個穩定的內核,真正自信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;

只要我們身邊,出現了一些質疑和否定的聲音,我們就會本能地懷疑自己,感到不自信。

這里,我奉勸大家,去了解和學習下邏輯學和心理學;

很多人沒有經過訓練,他們的嘴就像租來的一樣,可以順嘴胡說,且說的毫無邏輯,充滿邏輯漏洞,更是不符合人性和現實。

可他們竟然可以理直氣壯,大張旗鼓地說出來,并對你造成一定的壓力。

其實,這就需要我們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,學會跳出思維的局限去看問題;

有些人對你純粹是惡意,有些人是對你有偏見,有些人就是無知愚蠢,只有少數人說的話,才真的能幫你認清自己,并更好地改正。

圖片[3]-逆流而上,破局而出:不被環境左右的頂級心態

在此打怪君給你一個判斷方法:

對方和你想法不同,并試圖說服你時,你要問問自己,對方是個有文化有知識且有閱歷的人嗎?

對方和我,是否存在著某種無法明說的競爭關系,甚至敵對關系?

如果對方不怎么接觸新鮮事物,生活環境比較閉塞,接觸的人群層次太單一,或者對方聽風就是雨,喜歡人云亦云,很情緒化,或者他沒受過多少教育,也沒讀過多少經典書籍,沒有批判性思維,喜歡以偏概全;

或者他和你在爭奪什么人和物,甚至話語權。

那么可以判斷,他說的話,對你沒什么參考價值。

一個人想要完全不中計,不被人擺布,是很難的;

但是,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,輕易地控制住,一個人就會失去尊嚴和魅力,以及人生中至為寶貴的東西。

世上好多人,壞人也不少;

我們要做的,就是多讀好書,有價值的書,學會多維度思考問題,多實踐并保持包容開放的心態,尊重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,不循規蹈矩地迎合別人的期待。

就算人生就是一場場“局”,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,勇敢地選擇破局和不入局;

如此,我們才能不被不值得的事情干擾和消耗,守護好內心的平和與安寧。
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63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