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圖片[1]-征信已經成了最大的笑話-愛分享導航](http://m.zzgyrme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d2b5ca33bd20250724230501.png)
征信本是為了能更好的促進公平與保障,但不得不講,如今征信已然成了分別對待的有色眼鏡。
現實生活中,這樣的例子應該不勝枚舉,有人按時還貸五年,結果額度一分沒漲,而有人逾期好幾次,奇了怪了,照樣能貸款!
于是就形成了一個神奇的發育路線,老賴逍遙自在,普通人卻被各種限制,征信系統就如同擺設,該管的人管不住,不該管的瞎管!
征信,本來是為了讓社會變得更有信用,可現在卻“進化”成了,欠錢不還的人照樣吃香喝辣,而那些老老實實還款的人,反而卻被處處受限,別笑,沒有一片落葉是無辜的。
那到底是什么讓征信會變成一個”欺軟怕硬”的“小人”呢?
按理說,征信系統應該是讓守信的人受益,讓失信的人寸步難行,現實卻反過來,老賴活得比誰都滋潤——照樣高消費,坐著灰機,住著高檔酒店,甚至(居然)還能繼續借錢!
普通人呢,卻只能是不承認也得承認的——被”誤傷”。我身邊就認識這樣的人,就因為一次沒還上信用卡,結果征信奇葩般的把人家就給直接拉黑了,是因為要貸款買房時,去一查才知道。
這種“銀行或網貸平臺”嚴重的雙標區別對待,真的讓人非常氣憤,有錢人逾期幾次照樣能貸,普通人稍微有點風險就被拒之門外,這是信用體系嗎?簡直就是典型的”看人下菜碟”!
征信之所以會變成這樣,其根本原因:
執行不嚴,規則漏洞,有些機構真是夸張到濫用征信,譬如共享單車欠費逾期,這種也能做上征信。
還有就是,數據壓根就不透明,我問了身邊類似的朋友,發現,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自己的征信記錄是怎么算的,就給莫名其妙的被”拉黑”了,就像上面那位朋友。
換位想想,老實人辛辛苦苦維護著信用,結果到頭來發現,根本沒用,請問,誰還愿意來遵守這個規矩呢?
征信本該是用來維護信用的工具,說句不客氣的話,現在卻成了某些人謀利的游戲。要曉得,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獨善其身的,因為最終傷害的是每一個人。
所以呀,征信不能是擺設,更不該成為某些人的”特權工具”,老百姓要的,是一個“公平、透明、且嚴格執行的信用體系”,既老賴能真正受限,而不是依舊鉆著規則的空子。
對普通人呢,別再把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往征信里塞啦,底層民眾生活已屬不易,每日為生計奔波,別再讓他們戰戰兢兢,生怕因為一次疏忽,或一個誤會,就背負上了可能影響終生的信用污點。
倘若仍這樣的話,當這道階層與階層的鴻溝變得愈發不可收拾的時候。
辯證法(世界的本質就是辯證法)里有句話是這樣講的,事物是對立統一變化發展的,事物更是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,倘若前提都沒了,那還有“一”。
還是那句話,征信,絕不該是懸在普通人頭上的“達摩克利斯之劍”,更不該淪為包庇老賴的“特權通行證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