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我從來不忌諱談“嫖娼”?

長期關注我的小伙伴應該清楚,我從來不會譴責那些買賣和包養關系。因為他們是一方出錢、另一方出肉體,都是自愿的,這里面沒有任何欺騙和強迫的成分。我之前還說過一個大膽的觀點:看一個國家是否發達,有一個很重要的標志:是否允許私人出來賣。因為這是人家自己的權利,沒有傷害到任何人,如果你非要評判的話,也屬于他們自己的私德。與“私德”對應的是“公德”,誰要是違反了公德,這才是真正需要譴責的。比如,在電影院里大聲打電話,在大街上遛狗不撿狗屎,在馬路上開車時胡亂加塞……這些人為了自己的方便,完全不考慮周圍人,所以很無恥。說句得罪人的話,國人在私德方面,特別喜歡吹毛求疵,總是拿著放大鏡去審視別人。但是在公德方面,我們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。比如,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,亂扔垃圾,插隊,加塞。給別人造成困擾不會道歉,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不會道謝……但是像泰國、日本這些國家正好相反,他們的孩子從小就接受非常嚴格的禮儀和公德教育,大部分人都很懂禮貌、守規矩。但是在私德方面,他們幾乎是完全放開的,不管是牛郎還是織女,私底下怎么交易都可以。

圖片[1]-為什么我從來不忌諱談“嫖娼”?-愛分享導航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165 分享